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春节前后是快递业务的淡季,自1月14日(腊月二十三)起,市场规模较日常水平有所回落。
新的一年,只需要大约5%的增速,基本就可以迈过万亿门槛。2月1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联合发布,2022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866.43亿元,比上年增长4%,比此前杭州的数据(18753亿元)高出110多亿元。
剩下17个城市GDP则处在1万亿到2万亿区间,构成最庞大的第四梯队。整体来看,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万亿GDP城市没有新增,仍维持24座,区域格局上东强西弱、南强北弱趋势明显,其中粤苏两省依然各以4座万亿城市并驾齐驱走在前列,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常州、烟台2022年GDP均超过9500亿元,距离万亿大关可谓一步之遥。常州烟台明确2023年冲击万亿东北诞生万亿之城或仍需三年随着疫情因素散去,2023年各地开始发力拼经济,哪些城市有希望冲击万亿?最有可能的就是2022年惜败的苏南重镇常州及山东第三城烟台。重庆超广州,武汉重回第八福建两城携手弯道超车虽然2022年万亿大城没有新增,但内部的洗牌和分化却异常剧烈。
(相关资料图)但在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之下,这些万亿大城内部却迎来大洗牌。这一数字相较前一日重庆市披露的29129.03亿元(同比增速2.6%)差了290.03亿元。三是全力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宋爱平表示:我们将坚决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亮诺亮绩亮牌,坚决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扎实提升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推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拟发布区域创新策源指数,实行竞标争优计划,锻长板、补弱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优化产业体系结构。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到上市企业的科技企业成长培育体系,以及从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上市企业的产业主体成长培育体系。
提高技术攻关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撬动校、地、企产业合作链、配置创新链和人才供给链贯通融合,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体系,保持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交易额领先地位。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宋爱平在会上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天河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抓好软件业、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稳增长。
二是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立足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盯紧亩均效益,发挥链长制作用。发挥好广州市政企沟通服务中心作用,建立政企面对面、背靠背、心连心互联机制。推动创新资源要素更优集聚,加快出台细分领域专项政策,为企业提供更贴心对接、更有效撮合、更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在天河发展壮大。
不断优化调整软件产业结构,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数字文创龙头企业游戏出海和精品化发展,推进通信、金融、地理信息等行业软件跃阶计划,实施信创、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倍增计划,坚持市区一盘棋,推进新型工业化赋能行动,培育创新型、服务型平台企业,赋能产业数字化,软件业力争实现营收增长15%。聚焦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聚力开展进阶计划提质计划成长计划赋能计划,力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00家、规上高企达1100家,力争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0家、新增十亿元以上企业5家、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1家,力争新上市企业3家,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资料图)新春伊始,省、市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指明了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牢牢抓住科技产业发展主脉络,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双链深度融合。
发挥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作用,落实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企业出题、平台答题措施,全年组织对接活动300场以上,促进产学研用金要素深度融合。全面落实抓产业发展必须抓市场主体,以链长制工作方式,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工业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也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促进消费的积极性。扩大消费的问题,在我国已老生常谈。
这两项改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投资和优化产业链分工,同时对降低增值税的宏观税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实体产品和服务不同,虚拟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不涉及交通运输,企业可以选择最有利的地点注册纳税,地方政府也倾向于吸引该类企业到当地注册纳税,加剧了地区间的税源竞争。在增值税的央地分享比例方面,对于具有明确消费属性的实体产品、虚拟消费品及服务,给予零售环节更高的地方留存率。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之后,针对国内人口流动及部分行业的疫情管控政策全面取消,城市中的烟火气似乎又回来了。然而,我国的增值税征管实践是在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实行扣税法,若不考虑多档税率的问题,每个环节征收的增值税等于该环节的增加值乘以税率。这一政策必然造成中央财政收入下降,可以通过提升中央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来弥补。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购买产品的消费行为更多地通过网购来实现,物流快递的发达使得网购过程中跨地区购物的比例越来越高,本已占比不高的零售环节的增值税亦会流失。对于网络购买实体消费品及购买网络视频节目、网络游戏等虚拟消费品的增值税收入的地方留存部分,由生产地和消费地共同分享。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地方政府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此后,这一比例有所回升,2016~2019年维持在39%~40%,2020年起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这一比例又回落到了38%左右,显著低于主要发达国家(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59%)和发展中国家(印度为59%、巴西为61%)。
现行增值税实行央地五五分成,地方留存的50%部分归属于每个环节的企业所在地。理论上,一个地方消费越多,增值税收入就越多。
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如果转移支付的获取是无偿或非常容易的,地方政府能否珍惜这笔资金,将其花在刀刃上?相较于转移支付方案,阶段性调整财政体制,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让地方政府从当地居民消费中获得更多财政收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地方政府出台促进消费政策的积极性。其中的原因很多,从财政角度看,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受制于疫情防控的巨额支出、经济下行和减税导致的收入减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受控等因素,可能确实有心无力。其次,分税制改革初期,由于营业税全部为地方税收收入,而增值税地方仅留存25%,许多地方为了促进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十分积极,其中很大一部分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生活性服务业。现阶段比较紧迫的任务是如何使用财政激励手段,促使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促进消费的工作中去。
2021年,国内增值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7%,占地方税收收入的39%。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虚拟产品和服务,导致税源与税基分离问题越发突出。
分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调整。但从此次春节假期的各项数据上看,2023年春节的消费市场恢复至2019年的七成左右,仍需要政策对居民消费进行一定力度的支撑。
第一次为2008年至2009年推行的增值税转型,即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内容是允许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额作为进项税抵扣。上述政策实施后,地方政府将从促进消费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有更加充足的财力出台促进消费的财政支出,实现良性循环。
考虑到纳税便利,仍然由生产地的税务部门征管,由国家税务总局协调按季度划转给消费地。营改增全面推行以后,原属地方税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地方留存率降低到50%,对地方政府发展服务消费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可以要求地方政府将增值税增收部分的一定比例运用在给居民发放消费券上。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前几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指出我国扩大内需面临不少问题挑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当年,居民消费占GDP的35%,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
第二次是2012年至2016年推行的营改增,将原先征收营业税的行业亦改为征收增值税。【资料图】我国的经济政策倾向于抓大放小,擅长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即使从消费入手,也多从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入手。
现行的财税体制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起点,经过多次调整形成。其中,占税收收入最大比重的是增值税。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微波炉可以放玻璃碗